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一方土地 > 二百零六 上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和罗亚谈判完之后,平起回到了自己的领地当中,开始着手进行权力的改革以及关于各项设施的建设。

首先就是关于灾河渠道的问题,这一个是重中之重。原本需要五年以上才能够初步完成的渠道。在大量的人力涌入之后,又加上来自于在大周和罗亚的援助,速度进而变得更加快速。

另一方面,万物之母之神和心想事成之神同力协作更是极大的提高了相关的生产力。

预计大约明年的开春,灾河渠道就能够初步修建完整,这里就不再会拥有洪水的困扰。

平起也在接下来的一年全力辅助修建各项设施,尽所能的将一部分的矿从地底深处挪到平原上来,使得矿业的开采工作更加的便利。大量的火药被开发出来,也开始用于继续采矿,成了优良的循环。

同时他开始推动材料业的进步,人们开始来炼铁石向内加入部分的碳,使得铁更加的坚固,同时针对水利的应用也引发了水利、炼钢、炼铁等等的工作模式,使得生产产量进而扩大。

这是属于人类自身的生产,并没有依靠任何神明。

时间一点点过去,再熬过了又一个冬天之后,灾河渠道终于建成了。

这个渠道一直从罗亚的境内开始,从而延伸到平起之下的土地中甚至延伸到了大周的部分疆域内。

就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整条河水的流向,若是在某个节点强行堵塞,亦或者将多余的洪水全部疏通出去,那么大洪水很可能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周边的环境。李水采用的是慢慢消解的方式,一路将这个多余的水利延伸到各个区域,从而一点点降低着强大的水流量。

也就在渠道修建完成的这一天,人们开始又一次举行盛大的节日。

要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们,上百数千年的洪水终于被解决了,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上的时刻,在这片土地上曾生活过的人们,每个人都不禁俯下身来,低头亲吻脚下的大地,他们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自然懂得洪水的恐怖与在这片地区生活的不易,而现今,他们也终于能够向中原的那些人一样,安静平和的生活下去了。

另一方面,平起真正的开始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国家,内部的忧患被解除,他开始商讨内部所需要的国号,以及他们所需要的执政制度。

这个问题或许需要一定长的时间被解决的,从此也就被暂时放下,反而考虑到另一个突发的、更加紧急的状况。

也就是在河渠道修建完成的这一年,关于灾河渠道的归属权上,大周和罗亚却起了分歧,双方都分别掌握着这个渠道的头和尾,都对这个渠道的一部分所有权而进行了宣称。

本身这些冲突也是常年存在的,这两个很有仕途的国家本身就拥有着互相大量的仇恨。但是罗亚却先一步整合完了国内的力量,悍然发动了进攻。

双方撕毁了条约,但是这一次大周内部却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叛徒叛军为对方打开国门。双方就这样在边境线上,你来我往的开始进行厮杀。

罗亚这一次的进攻和往日一样凶猛,但是,持续的时间却更加长了,这一次战争竟然足足打了两年的时间,一代又一代的人被送上了战场。

直到这时,罗亚才竟然的发现,这并不是对方想要真的进攻他的国家,对方其实同样也并没有完成对内部的整合,而是通过另一种方式向他这边宣泄内部那些对罗亚还有所不满的事例。通过清除不满势力的方式,来更好的提升内部的凝聚力。

但这时也已经有些晚了,大周被拖进了战争的泥潭当中,罗亚的国力却一天比一天更加的上升,凝聚力越来越强,他们开始修建城池,开始冶炼钢铁,开始放牧,开始种植。

当然,在这两年的时间内,平起也并没有丝毫的闲着。

他派出了一具身体突入了罗亚的境内,明面上是为大周作战,在暗地里,他却住进了罗亚的核心领地当中,只是将身体放在那里,本身的意识却大部分都回归了自身的领地当中。

一方面,在使劲企图让大周和罗亚之间的战争态势继续升级的同时,平起也开始着手继续培养自己的力量。

首先,他选出了一批真正的代表,开始在内部实行古典共和制,同时建立了一个王国——上国。

国家的名字就叫做上国,而国家现在的朝代被称之为天朝。

在初步完成了在河的修建之后,马不停蹄的他又开始指挥各路人民进行道路和城池的修建。

并不需要担心的是,这些执行不同摇役的人并不是同一批,每一个青年只需要执行三到两年的徭役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自己的工作,同时,在进行完摇役之后,他们还会获得一笔财富以及各项补助来补贴他们这些年所缺失的生产劳动力。

目前所征召的这些人,实质上是之前未曾征召的人,并非是同一批人。

这些新生的有生力量快速的投入到了建造当中,而已经被使用过的那些经历过辛苦劳作的人民则继续回到家中,开始向外开垦田地,或者发展制造业、生产业、手工业。

平起深刻的明白,目前来说,他的国家就是一个农业国家,最根本目的依然就是粮食的。因此,他将大量的财富全部投入到了粮食方面的进步当中。

哪怕只是刚刚起步数年的农业,在此时竟然就已经拥有了先进的水车以及每个村落领地都配备了大量的牛羊。耕地不再缺乏人力,劳动力被大大的提升。

在劳动力提升的基础上,国内仍旧保留了一部分的奴隶尚未消化完毕,因此,平起也划分出了一大片的土地用于公用。在每一个村落林地当中,都有着一片较为肥沃的土地,是由这些奴隶工作,在解决了他们基础的温和问题之后,这些公用土地一部分会收归中央,另一部分则是会储存于当地,用于救济那些走投无路的人。

当这个世界有土地神的情况下,农业的进步是无可匹敌的。

工具的大大提升不说,土地也一年比一年更加的肥沃,平起也同时发布了一些简易的肥料制作方法,第一年,他强制性的让这些农民制作肥料撒到土中,而到了第二年,农民便开始自发性的制作肥料,收集肥料所需要的原料。

大量的堆肥加上平起本身的力量,使得土地越发肥沃,一些种子开始更快速的生长。

在各地的粮食出现饱和的同时,平起开始向外出口粮食,这是大周和罗亚尚在战争期间,对于粮食的需求量可是非常的大。

不仅是粮食让他小赚了一笔,另一方面,内部的工业铁器生产能力的大幅进步,也使得他开始能够向外出口一些铁质物品。

当然,目前由于境内的农业铁质农具尚未完全普及,出口量实质上也并不多,但也正是这些铁器就已经足够了。

利用新得到的这些援助,平起开始大肆修建道路、修建城池。

另一边打了许久的大周也终于再次反应过来,立刻质问平起的不作为。

直到这时,平起也再也不再装模作样了,立刻罢工,宣布断绝和大周之间的朝贡体系,脱离大周的掌控之中。

大叔怒不可遏的同时,罗亚国的进攻也同时迅猛了几分,他只能抽调出一部分的军队去边境线上,企图对平起的领地进行持续的骚扰和进攻,来威胁逼迫对方继续帮助他。

这个对策在一开始是有用的,因为平起无论怎么样,只是一个人,只能覆盖一片的。像这般庞大、绵延不绝的大军,它是无法覆盖整个边境线的。

可是,这一次,以往在上国无所不利的大周军队却受到了阻力。

一些民众穿着简陋的皮甲轻装上阵,手持着几根铁棍,有的两三人搬着一个铁桶,隔着非常远的距离就开始向他们发动了进攻,只听几声炮响,几声枪响,宛若雷鸣一般,大周军队这边就倒下了数人。

这些人的数量虽然非常的少,可是个个骑马,一人三骑,攻击距离长,攻击威力大,成效越大,在持续不断的骚扰之下,成功将大周军队逼迫了下去。

以数十人为一队,近千的初始军队终于被平起训练了出来,开始进行了第一次作战。这次作战平起这边伤亡也很大,强弓强弩与枪炮进行了第一次的碰撞。

但是只要拥有抵抗能力,就代表有操作的空间。平起立刻联合他的两位神侍发动了反击,逼迫大周进行了和谈。

在这次和谈当中,平起终于获得了独立的权利,不再受大周的掌控。与此同时,一部分的水路也归他所有,令他能够通过水路和西方的两个国家进行交流。

枪炮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个时代。

为了应对有可能到来的抱负,平起开始大量的扩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他进入了短暂的虚弱期,但军队也终于在数年之内,扩展到了3000人的规模。

这3000人组成战阵,三人一组,轮番开枪,恐怕就算是几万人的军队,也难以正面冲破这片战场。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平起境内的一部分材料次出现了突破,演练工艺的进步带动了材料上的进步,而材料上的进步也带动了很多生产方面的进步,他们开始能够加工出精度更高的一部分机器。

平起为一些工人专门设立了一个部门,每年投资大量的真金白银在里面,让他们进行研究。

坦白说,很多的工具平起自身就已经能够研发出来。但是。大量的器物却需要人们自己进行研究,他每次只能研究一两样东西,而人的创造潜力却是无穷的,只要有足够多的科学家投入到研究,他们所描绘出的东西,终将震撼这个世界。

上国第五年,改进新步枪出现。

上国第六年,基础的蒸汽机被研发出来。

上国第十年,第一支栓动式步枪图纸被研发出来,人们开始进行工业化。

随着时间的推进,平起的出现次数也开始越来越少,整个政务,全权都交给了麾下的那些官员们,让他们进行商讨。时至今日,内部再也没有奴隶,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公民。

一些新生代的孩子们似乎一生都没有见过神明,在他们的记忆里,神明就只是故事书、童话书那般的人物。

原本矗立在山上的高大的如同宫殿一般辉煌的土地庙悄然不见了。也不知是哪一天,也不知是哪一个时辰,他就那般消失了,天空变得蔚蓝清澈,人们看见了那一直藏在土地庙身后的缓缓升起的太阳。

也就在不远处山脚下,离附近城镇不远的山林当中,一座小屋矗立在这里。

“好困。”

平起躺在椅子上,无聊的晒着太阳,“白柏,饭还没好吗?”

“快了。”

屋内传来白柏的声音,“你要是想早点吃饭啊,就赶紧进来帮我,今天是个好日子,千巧姐要回来,我得多做些菜,有一阵忙呢。”

面对对方的抱怨,平起也就当完全没有听见,转了个身,翻了面,继续晒着太阳。

偶尔也有人过来向他打着招呼,人们开始熟悉在那天天躺在这门外面,居住在城镇外的陌生人。有人会打趣他,有人会羡慕他,有人也会嘲弄他就居住在这么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也不怕妻妾哪天寒了心。

可这些人不知道的是,这座小小的茅草屋,就是这片土地上的土地庙。

到了中午,林千巧提着篮子缓缓从远处走来,拨开树枝,踏过青草,看样子十分悠闲。

平起抬手向她打招呼,“来啦?你的样子,事情办的挺好嘛。”

“是啊,以后就不用那么忙了。”

林千巧笑着坐在了旁边,哭是放下了肩膀上的重担,赢得了些许的空闲日子。这十余年间以来,也就是最近那么几天,是她唯一得到喘息的时间。

“多亏你最初的坚持,古典共和制在爆发他原本内部的问题之前,就迎来了改变。工人们与农民们成为了新的代表,他们接管了这我们的会议室。他们说,要进学校,要建工厂,要重新分配劳动,要制定关于保护工人和农民的律法。”

“是嘛。”

平起笑着闭上眼睛,“那就让他们好好干吧。”